时间:2022-10-01 22:54:42 | 浏览:682
省《工商导报》 2021年11月11日 11版专题刊发:
近年来,淮南市田家庵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总抓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主平台,通过建立高规格机构、制定高标准方案、开展高强度督查、实施高密度宣传,不断补齐民生短板,提升了文明创建工作水平,连续三届蝉联了安徽省文明城区称号,进一步提升了全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淮河岸线整治创建居民休闲优美环境
以创建促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能级
基础设施是文明城市的“筋骨”,是创建测评的硬指标、硬任务。今年以来,田家庵区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推动城市面貌提升。一是加快推进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先后实施了北赵店等4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和金三角小区等6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通过区属四宜建投集团平台,推进该区境内的天一袜厂、碧荷庭二期、中化国际城、安成次中心等棚改项目地块开发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农贸市场、背街小巷提升,实施了15个农贸市场和10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截至目前,该区南岭新村、幸福雅园菜市场已建成投用,南山村、新淮菜市场即将建成,上郑、天一时代城菜市场即将开工建设,10条背街小巷改造已竣工7条,剩余有望10月底前全面完工。三是加快推进停车场、街头游园建设,建成投用了大化街头游园,稳步推进新淮街道、朝阳路与铁路交口等多处口袋公园建设;启动了洞山公园、龙湖公园智慧停车场和工贸学院西侧生态停车场建设,施划、补划机动车位2400余个、非机动车带8.2万米。四是加快推进创城项目实施,实施了90个区级小修小补、管理提升工程,解决了一批小区、背街路面破损、下水不通等问题,将创建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同时完成了全区610盏太阳能路灯维修项目,做好了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切实补上了民生短板。
老城区内新淮街道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旧貌换新颜
以创建促市容环境整治
提升城市形象
市容环境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地测评的重要指标。田家庵区针对创城薄弱区域,持续加强管理整治,推进秩序优化。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万名志愿者集中劝导,引导居民践行文明交通理念;坚持严管重罚,惩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143万起,整治非法停车场10个。持续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开展市容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拆除违建1.4万平方米,取缔流动摊群点、店外经营5000余处,建成规范摊群点17处,处罚不文明养犬926起,清除、规范违规户外广告523处,查处三乱小广告540余起,完成了老二中西巷、针织厂巷等空中线缆整治18处。持续开展无物业小区整治。由区属四宜建投集团与新力物业合资成立物业公司,引进先进管理团队,对全区331个无物业小区进行兜底管理。持续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加强了城中村消防隐患排查,尤其对城中村、生活小区飞线充电、电动车进电梯进楼栋等问题开展排查清理,全面增设、更换了一批消防设施,施划了消防通道,优化了消防安全环境。五是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文明祭祀劝导活动,通过推进无公共烟道商住楼和居民小区内餐饮门店只减不增,逐步根治餐饮油烟扰民顽疾。申报了专项债2.56亿元,实施田家庵区西部城区水体治理工作;切实抓好淮河流域生态保护,积极推进沿淮原石姚湾近2万亩退建土地综合利用,谋划打造集生态湿地、休闲农业、旅游健身为一体的生态项目,即将开工新建淮河外滩湿地公园。
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增添百姓幸福感
以创建促民计民生改善
提升城市服务
创城工作聚焦群众“获得感提升这个关键,突出抓好“三大服务”。突出抓好窗口服务。加强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完善服务承诺公示、投诉处理机制,打造窗口服务品牌。持续开展文明窗口创建评比活动,推进“最美行业”“文明行业”“诚信行业”选树,营造窗口服务争先创优氛围。继续深化“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达标率100%,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9.84%。突出抓好社区服务。完成省级试点的黎明社区和市级试点的锦里、阳光社区智慧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警务室、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养老托幼、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残疾人服务等配套设施,新增设置小区充电桩、文明晾衣架等便民设施200余处,进一步完善了社区便民服务功能,促进了社区规范化管理,构建了社区“15分钟生活圈”。突出抓好公共文卫服务。全力打通基层公共文化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洞山中学北校区建成招生,投用城市书房2处,举办群众文化成果展示及文化惠民系列活动42场,公共文化供给机制不断完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58.2万人次,建成中医馆12家,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泉山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增添文体设施提升百姓获得感
以创建促文明习惯养成
提升市民素养
近年来,田家庵区坚持把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创城工作的终极目标,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文明好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城市的气质。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依托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21个实践所、120个实践站,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宣传教育活动;健全现代志愿服务体系,提高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全区已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40余支,注册志愿服务组织370余个、志愿者11.2万人。突出抓好新时代“四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推进道德模范、感动人物、身边好人等选树活动,健全道德典型礼遇关爱制度,弘扬“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社会新风,今年以来,全区推荐当选中国好人1人、安徽好人1人、淮南好人5人。重点深化移风易俗攻坚。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八项制度”“十条新规”,倡导简约婚礼,推行集中办丧,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他事不办”的新风成定俗。重点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全面推进司法执行、行政执法等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实践活动,培育重信守诺文明好习惯。重点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中小学思政工作,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评选表彰区级新时代好少年56名。文明习惯的养成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一以贯之,让文明实践“百花争艳”,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志愿服务精彩纷呈,文明礼让随处可见,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文明志愿者服务遍布街道社区
为高效有序推进创建各项工作任务,田家庵区建立健全了科学有力的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监督检查等保障机制。成立了书记区长“双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该区有史以来规格最高、力量最强、力度最大的创建工作格局,建立“年部署、季分析、月点评、周督办”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实行文明创建工作清单制、属地管理和职能部门负责制、动态考核评价制。同时,组织开展区领导专项督查、区纪委监委专项巡查和社会监督,构建了全方位的创建监督格局。
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田家庵区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该区将立足新起点、坚持新要求、把握新标准,直面挑战、持续加压、勇于担当、接续奋斗,下足绣花功,画好工笔画,努力书写更好创城答卷,让广大群众在创建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张久程 工商导报沈玉楼)
来源:工商导报
行走在桃城区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每一次斑马线前的礼让,每一次餐桌上的光盘,每一次俯身捡起垃圾,每一张志愿者的笑脸,都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热情高涨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个美好缩影。今年以来,桃城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二三四”抓落实工作机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崔学庆)4月7日下午,新乡市凤泉区委书记杨洁,区长丁文广,区委副书记刘勋,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明彬带领相关乡镇(街道)、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对产业集聚区、卫北园区、耿黄镇、潞王坟乡等点位进行了实地督导,对区府路、团结
来源:文明邢台 连日来,襄都区、临城县、广宗县、邢东新区主要领导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解决突出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成效,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襄都区9月6日,襄都区委书记李秀娟调研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李秀娟
来源:文明邢台 连日来,襄都区、隆尧县、清河县主要领导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解决突出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成效,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襄都区9月20日,襄都区委书记李秀娟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李秀娟到恒大城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任泽区充分利用游园广场、绿化景观、休闲长廊等公共空间资源,打造特色“主题公园”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实施过程中遵循“融入环境、寓教于乐”的理念,在公园进出口、主干道两侧,将消防安全、禁毒知识、健康生活、法治教育、科普常识等为主
9月29日,榆社县举办2022年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专题培训会,邀请省文明办二处处长方保做专题培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瑞芬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宣传指导中心负责人,县委宣传部,各乡镇、城区及相关单位具体负责人参加。培训会上,方保从为什么要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水墨丹青小区有建筑垃圾、杂物堆放”“惠苑菜市场东门车辆停放随意”……“相山创建”微信群里,区四大班子包保领导将每天“随手拍”的创建工作不足发至群内,涉及的辖区、部门及时认领,迅速整改。“创城”不是一劳永逸。
省《工商导报》 2021年11月11日 11版专题刊发:近年来,淮南市田家庵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总抓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主平台,通过建立高规格机构、制定高标准方案
来源:三峡日报-三峡宜昌网“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走进东山大道西陵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增设的宣传小景令人眼前一亮。眼下,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开展得如火如荼,西陵区政务服务中心以文明创建引领服务创新,全面提升政务大厅服务质效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山西省各市县发展日新月异,质量攀升,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均取得长足进步。黄河新闻网特开设“瞰见魅力山西”专栏,“解读”山西省各地市、县乡于近年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乡镇”
老旧小区改造一新,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十字路口、居民小区,“红马甲”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心广场、城市公园,设施完善、服务周到,市民流连忘返;公园绿地,一花一景,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明脉动……如今,行走在朔州市平鲁城区,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一条条畅通的道路,搭起了一座城市的框架;一片片别致的绿园,唤起了一座城市的生命;一声声由衷的赞叹,托起了一座城市的温度……时下,当您走进交城,走进这片山水交融之地、人文荟萃之城,就会感受到“文明”的种子,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
为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宣传吕梁、建设吕梁的热情和活力,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市委宣传部决定举办“我的吕梁·我的城”征文、摄影以及短视频大赛。今日起,吕梁日报社政教专刊部特开设“我的吕梁·我的城”有奖征文专栏,聚焦“创新之城”“
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全区迅速掀起文明创建工作热潮,鸠江区联系领导、各单位分赴联系点开展各项督查、协调、调度工作。区联系领导督查10月11日下午,区人大主任毕道群来到联系点二坝镇对文明创建工作进行指导与督查。10月11日下午,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葛浩军 葛七甫)秀水公园,杨柳依依,游人如织;沿河路,老人们吹拉弹唱,自得其乐;商铺门店整齐划一,广告牌焕然一新;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车来人往,秩序井然……9月8日,秋后的湖北通城,一切都显得美好至极。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