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21:53:46 | 浏览:546
为及时向社会通报“我为群众办实事”阶段性进展及成效,8月13日上午,淮南潘集区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向省、市新闻媒体及该区20余名“两代表一委员”通报“我为群众办实事”情况。来自该区财政局、住建局、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交通运输局、医保局、商务局、数据资源局等9家区直单位相关负责人分别通报了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项目、举措、阶段性成效和下一步打算,并回答媒体记者和“两代表一委员”的现场提问。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潘集区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并实现了初见成效,充分展示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在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号召下,聚焦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之事,深入一线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担当作为。
据介绍,全区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七有”目标,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截至目前,全区28项民生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其中,工程类项目已完成1项;补助发放、培训、公共服务类项目序时推进,已完成4项;3项参保补偿类项目及时兑现。全力筹措资金,保障民生工程实施。截至7月底,累计拨付资金27217.73万元,拨付率78%以上。在用好财政资金改善民生的同时,该区还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推进民生工程,切实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据潘集区住建局负责人介绍,为着力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品质,潘集区陆续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区老旧小区雨污分流项目,目前该项工程正在加紧实施中。2021年,潘集区实施40个小区雨污水改造项目,计划新建管网34000米,改造管网34000米,重点解决中央花园、转塘1-4期、新加坡花园等老旧小区雨污水排放难的现状。截至目前,该区的现代花园、大庄新村、幸福家园等13个小区改造任务已完成,共铺设管道约16031米,恢复路面约55384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潘集区教育局依托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为着力点,强化责任担当,集中精力办好实事。积极争取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了市级名校对潘集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全链条式帮扶支持框架。把新建的潘集区第三小学和珠江路幼儿园分别托管给淮师附小和市直机关幼儿园办学。其中,淮师附小潘集区第三小学将于今年秋季正式开学、市直机关幼儿园潘集分园将于2022年春季开学。促成了淮南市二中、市实验中学分别与潘集区境内的淮南市21中和潘集区实验中学实现结对共建,有效解决了潘集孩子的上“名校”梦,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
在交通运输领域,潘集区交通运输局率先对该区袁庄城区及淮潘公路16个站点32处70座公交站点进行美化亮化改造。全力推进S312淮古路泥河至潘集段改建工程,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通车,将彻底打通潘集区北部通道,解决货运车辆绕城问题,缓解潘集城区交通拥堵,减少城区扬尘污染,提升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在优化服务质量,最大程度方便群众上,该局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实行了潘集区境内的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诚信考核继续教育登记的变更、换发、补发、注销等事项在潘集“同城通办”,开通了道路运输行政审批“一网通办”。同时,该局还把《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证照办理好,为企业送上门,以减少群众跑路成本,实现了群众“一次都不跑”的服务效果。
潘集区民政局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自党史教育开展以来,该把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工作作为改革创新和为民办实事重要事项进行推进,预计截至今年11月底前将完成,实现全域下放,以确保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核审批有序开展、高效运行。同时,该局以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及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群体为目标,建立关爱服务台账,明确分类帮扶措施,切实做好关爱服务和帮扶工作;加强农村养老服务阵地建设,截至2021年7月底,全区新建镇级养老服务中心4家,已完成村居养老服务站建设4家;持续关爱困难老年群体,截至目前,已完成祁集、平圩两个乡镇的1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为84名70岁以上城市户籍老年人购买了居家养老服务。
针对就业创业工作,潘集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为开展好此项工作,自去年以来,潘集克服了疫情防控和常态化防控影响,常态化推进了“2+N”招聘活动,举办线下、线上招聘会70余场,提供岗位1.5万个。全区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17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22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829人,开展企业新员工岗前培训668人,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5906万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40个。积极推行了“互联网+社保”网办业务,在政务大厅添置两台社保查询打印一体机,安排专人在窗口大厅进行政策讲解,极大方便了群众查询或办理社保业务。
潘集区医保局负责人介绍,为办好群众用药减负实事,区医保局以落实慢性病用药保障为载体,增强基本医保门诊保障能力,减轻患者门诊用药费用负担,积极开展“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行动。同时,持续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制定区医疗保障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明确28项经办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扎实推进实施医保业务“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优化结算方式,改善服务质量。
为提升人民群众对窗口办事的便捷性和满意度,潘集区数据资源管理局以“统一工作规范,提升服务水平”为抓手,探索推进“一窗通办”,设立了市场监管、医保社保、纳税服务等综合受理窗口。持续深化了“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开展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和“一窗受理”工作“回头看”活动,努力实现“应领尽领”、“应进尽进”、“一窗通办”,提升了办事效率,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点赞。
潘集区商务局在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如: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开辟停车场,解决了北城菜市场停车难问题;完成了黄河路菜市场和北城菜市场的改造,使得市场服务功能提升、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谭敏 工商导报沈玉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迅(通讯员 严姮)近年来,鄂州市乡村振兴局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坚持工作同步谋划、管理同步加强、队伍同步培养,大力开展“机关创品牌、党员争先进、合力促振兴”系列活动,推动“扶贫铁军”向“振兴先锋”角色转换,实现机关党建与业务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田城 见习记者 黄铮 通讯员 黄茂盛、丁翠)不到嘉鱼来,不知农业美。8月24日至25日,记者行走在嘉鱼县广阔的农村大地,看农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看田垄菜蔬自成风景。“这几年,嘉鱼的农业变化太大了,对往后的影响太
民生无小事。一座幸福之城,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不可或缺。焦作市马村区委、区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每年都集中力量办理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涉及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方方面面。截至目前,2022年马村
为保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切实落实创建目标,潘集区以考评问责制度为抓手,奖先罚后,不断催发参创单位工作积极性,确保各项创城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一、月度考评较真碰硬 倒逼工作落地落实“以前领导说干啥就干啥,做好做差口头解
2022年6月,安徽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淮北市发现,相山经济开发区对水污染治理工作重视不够,推进缓慢,区内食品工业园长期未配套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水溢流现象多发,影响周边水体,环境问题突出。基本情况相山经济开发区位于萧濉新河以西
近日,义安区政务公开办发布全区2022 年 1-5 月份第三方机构测评结果的通报,区审计局在全区22家重点部门中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工作成效尤为突出。该局在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是坚持“一重双向”即: 一是坚持把政务公开工作放在全局
今年以来,淄博市周村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速动能转换、推进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全面落实“三个有”要求,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五大措施助力周村招商实现新突破。1-5月份,实际到位市外外来投资34.8亿元
来源:【渭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李亚晓 通讯员 张育娜)9月15日记者从临渭区了解到,今年以来,临渭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要素保障,聚焦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精准分析研判,加强协同调度,推动全区建设项目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