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21:51:41 | 浏览:625
生态兴则文明兴。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潘集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投入巨资实施了潘集区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强泥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现泥河水清、岸绿、景美。
12月28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潘集区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现场进行了采访。
重视生态保护,投入巨资治理
泥河发源于凤台县,自西向东穿潘集区而过,流入淮河,是淮河重要支流之一。泥河干流河道长55.65千米,其中凤台境内16.25千米,潘集区境内河长39.4千米,在潘集区有着“母亲河”之称。
根据调查显示,潘集区内泥河上中下游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受城镇、农村生活、生产污水散排,城镇管网、现状沟渠雨污混流等影响,致使水体黑臭,污染较重,水质超标,流域水环境质量逐年下降,水生态系统逐渐退化,难以达到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单纯的河道截污清淤治理是治标不治本,只有提高城区污水收集率,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排入河道径流的水质指标才能标本兼治,真正改善流域水体环境。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改善水体污染状况和城市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潘集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潘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通过PPP项目,采用 “BOT+ROT”(建设-运营-移交+改扩建-运营-移交)模式运作,实施了潘集区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5.99亿元,2019年11月开工,建设工期为两年。
推进六大工程,实施综合整治
潘集区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建设范围为潘集区内泥河流域,流域面积 338平方千米 ,泥河主干 39.4千米。重点治理区域为潘集区城区(生活排污口聚集区),辐射区域为污染问题突出的各乡镇、水域,主要治理范围为 13个入泥河排污口,主要涉及河流为泥河主干、黑河、顾高新河、排涝引河等主要河流以及朱大沟、马家沟、东一支大沟、西一支大沟等主要入泥河沟渠。
作为潘集区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管理单位,淮南首创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根柱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介绍,在推进潘集区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主要实施了六大工程:一是点源治理工程,包括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矿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村镇生活污水处理;二是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包括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初期雨水调蓄工程,新建初期雨水调蓄池规模达1.5 万立方米;三是内源污染治理工程,对泥河下游底泥进行清淤;四是河流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沿泥河两侧建设净化湿地、种植挺水沉水植物、布置浮动湿地、沿泥河两岸建设生态拦截带;五是活水及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工程措施有清淤疏浚、新建护岸、护坡、新建水闸等;六是长效管控工程,包括在线监测工程和应急处理工程,新增在线监测站,构建流域在线监测体系。
重点治理区域为潘集区城区(生活排污口聚集区),辐射区域为污染问题突出的各乡镇、水域,涉及河流为泥河主干、黑河、顾高新河、排涝引河等主要河流以及朱大沟、马家沟等主要入泥河沟渠。
治理成效初显,居民支持称赞
张根柱表示,项目工程以流域水质改善、入河排污口达标为主要目标,按照“统筹兼顾、整体规划、重点治理、分步实施”为总体思路,通过点源治理、面源治理、内源整治、生态修复、活水及河道治理、长效管控等多重综合治理措施,保证入泥河排放达到一级 A 标准,最终实现“通、活、净、美、可控”的流域水环境综合目标。
据了解,在“通、活、净、美、可控”的流域水环境综合目标中,“通”指:水通、路通、绿通、生态廊道(鱼、鸟、生物迁徙);“活”指:水体可以自由流动;“净”指:水质达标,达到人可接触娱乐;“美”指:水美、景美、环境美;“可控”指:满足防洪排涝的要求,水量、流向可以控制。
居住在潘集区田集街道白云小区的苗国儒,每天到小区附近泥河岸边的小游园锻炼散步,对泥河逐渐改善的生态环境感受颇深。“以前这一片是脏乱差的荒地,垃圾乱扔,泥河水也比较脏臭难闻,钓鱼不在这里钓。现在通过治理后,栽种了草和树,进行了绿化,原来的荒地变成了漂亮的小游园,河水也变清了,整个环境都在变好。我们有了休闲娱乐的地方,没事就来散散步,锻炼锻炼。”苗国儒老人高兴地说。
“通过城区雨污管网治理,效果非常好。”在潘集区上班的谭女士介绍,原来在潘集城区黄河路东风街一带,一下大点雨就容易积比较深的水,今年雨水那么大,都没有发生积水内涝的情况。
张根柱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介绍,目前整个潘集区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已完成70%,其中已经完成城区雨污管网建设74千米,管道清淤76千米,并对雨污错接点进行了修复,泥河生态拦截带已完成90%等,1.5万立方米初期雨水调蓄池等工程正在抓紧施工,预计明年10月份整个项目工程全部完工。
图一:初期雨水调蓄池工程正加紧施工。
图二:泥河岸边新建的游园。
图三:通过治理后,泥河水变清了。(记者 张明星)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戴蕾 通讯员 程荣东春风送暖,安陆市烟店镇五言陆色景区,吸引不少人前来赏花游玩。安陆市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大力引进生态农业项目,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业,借力和美乡村建设,全域景区化、设计景观化、建设景点化,实现全市313
今年以来,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在继续砌牢疫情防控“挡土墙”的同时,建设美丽乡村步伐一刻未停,充分运用事前思维,谋划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群众创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四化”工程,打造村容村貌美。孟轲乡以村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推
房琳 颜钊 李鸿珍 文图8月27日,三门峡市湖滨区委副书记、代区长乔继明主持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听取该区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构建项目策划、保障机制,夯实项目推进责任,确保项目谋划储备到位、有效建设到位,以项目建设为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田颖)5月27日,漯河市召陵区召开“三定两查一提升”干部队伍作风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召陵区“三定两查一提升”干部队伍作风专项整治问题通报(四)》专题片;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梁立新3月24日下午,漯河市召陵区党组成员、东城产业集聚区主任李继伟主持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下一步耕地保护工作,各镇办、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各镇办汇报了近期工作推进情况,李继伟对目前工作存在的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丁小芳“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鹤壁市淇滨区黎阳路街道始终将其作为书记一号工程,作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聚焦“1257”重点工作思路,以党建项目化运作为抓手,坚持做到“四实四高”,扎实推进
自“护中秋 保国庆 迎二十大”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牧野区持续发力,推进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9月16日,区应急局联合城管、建设、商务局等部门,对全区危化品领域、工贸行业领域、建筑施工领域、燃气安全领域等
图为三河市第九中学志愿者向群众介绍三河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情况。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刘伟、贾可玉)“我们公安局严格落实‘定人、定岗、定责’勤务安排,认真开展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努力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针对近期的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