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21:51:12 | 浏览:718
日前,淮南市潘集区“店集贡米”通过国家农业部认证,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这是该区继地标农产品“潘集酥瓜”之后又一成功申报的大米品牌。
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一标一品一产业”“一县一业(特)”的重要抓手。
潘集区地处淮河北岸、黄淮海平原,四季分明,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6万亩,年产量17.4万吨,是全省42个粮食主产县区之一。境内泥河镇的店集村自古以来就是优质大米种植地,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传统的种植文化,生产出的大米被称为“店集贡米”。“店集贡米”由一村推广全区种植,潘集大米声名远扬。凭借独特的生长环境、优良的品质特性,在全国绿色食品抽检中,潘集大米的胶稠度达155以上,蛋白质含量达8.87%,富含铁、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优质农产品是“产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近年来,潘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力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每年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水稻提升行动、高产创建及绿色增产模式等多项活动。农业水稻田管技术指导到位,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有效,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严格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出的水稻符合无公害、绿色、优质农产品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同时,该区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已形成10万亩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推广了稻虾共育、稻鳅共育、稻鸭共育等优质绿色种养模式。全区拥有省市大米龙头企业达到13家,安徽省绿色食品50强企业1家,获得无公害、绿色认证大米品牌20多个。潘集大米畅销浙江、重庆、武汉、福建、广东、海南等国内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农民增收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如今,店集贡米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对打造潘集区品牌农业、提升潘集大米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大米产业向规模、效益、标准、生态方向发展、创建国家级或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学习强国
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工网讯 8月9日,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总工会联合市职工服务中心开展集体协商专题工作培训会,来自辖区内各街道、企事业等单位50余名工会干部及部分企业行管人员参加。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全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水平,减少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7月4日,淮南下了一场暴雨,时间虽然只有一个多小时,却将该市多条道路淹没,记者现场探访,发现雨水最深处达到1米多深。淮南暴雨过后,长青路被淹,当地志愿者用皮划转移群众。这场暴雨从中午12时45分左右开始下起,大
连日来,淮河流域遭遇强降雨袭击,上游淮河干流王家坝站水位超保证水位已开闸泄洪。面对异常严峻的汛情,淮南市大通区紧急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照《关于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逐渐从“会议室”走向“田间地头”,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上的人大实践。履职最前沿。实地走访、现场查看、面对面提问,最能发现问
在上海市中心开连锁火锅店的老刘算了算这几个月的成本:租金每月十五万,员工工资、员工房租七八万,物业费一月两万多……因为疫情,上半年的“非常态”经营,让他把前两年的收益赔了个精光。近日,火锅店恢复了正常营业,但原计划的扩店经营“免谈了”。记者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一大早,宣城市郎溪县郎川街道建桥村的种植大户刘福平,载着新鲜采摘的满车葡萄,给20公里外的客户送货去了。再见到老刘时,已近中午。今年整40岁的刘福平,早在2009年就开始尝试种葡萄,不同的是,那时候在老家,规模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高增平)8月19日,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在中国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开幕。各类酒行业协会代表、名酒企业、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云集山西汾阳,共话酒业发展。吕梁借助“杏花村酒博会”这一舞台,按照“以酒为基、以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