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乡土|走进潘集,新篇铺就

时间:2022-10-01 21:45:06 | 浏览:508

文|段昌富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潘集区就是这样的一块风水宝地。它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淮河北岸,北临茨淮新河,东与怀远县接壤,西与凤台县毗邻,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沿海资本进入内地市场的黄金地区,是各类企业挺进中

文|段昌富

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潘集区就是这样的一块风水宝地。它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淮河北岸,北临茨淮新河,东与怀远县接壤,西与凤台县毗邻,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沿海资本进入内地市场的黄金地区,是各类企业挺进中原的桥头堡。

1972年隶属于凤台县的高皇、古沟等地划入淮南市并命名为古沟区,1980年改名为潘集区。全区面积590平方公里,是淮南市最大的市区,区辖1个街道、9个镇、1个民族乡,人口45万人。境内原煤探明储量37亿吨,煤层瓦斯气含气面积548平方公里,是华东乃至全国第一煤电大区,境内有七大煤矿、三大电厂、两个省级工业园区,是奠定淮南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的核心,是淮南煤电化三大基地的主战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潘集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曾荣获“中原经济区城市”“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区”“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安徽省平安县区”等一系列称号。

今年9月的一天,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随淮南市采访采风团得以深入潘集各地,感受到了当地人民具有的与时俱进、勇立潮头、脚踏实地、创业创新的精神风貌和聪明智慧,对潘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感慨万千。

★建生态农业园,助民脱贫致富

顺着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我们走进架河镇武庙生态园。首先我们来到花草基地“紫苑”。这里以别具浪漫的紫色薰衣草而成为了网红地。薰衣草又名灵香草、香草、黄香草,属唇形花科的一种馥郁的紫蓝色的小花,是浪漫、幸福、恬美的象征。原产于法国的普罗旺斯,它清雅的花香和迷人的花语让很多人,尤其女孩子,为它倾倒迷恋。在欧洲传统中,薰衣草与爱情密切相关,其花语就是“等待爱情”,意味着一种含蓄的示爱,一种坚定的承诺,历经磨难而终能携子之手。所以薰衣草后来被广泛引种到世界各地。薰衣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镇静催眠、解痉、抗菌、保护神经、降脂、治疗心血管功能不全、治疗神经症等。

未进入园子,嗅着随微风送来的缕缕幽香,我们的心情不禁舒畅起来。顺着幽香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紫色花海。远远望去,就像一大块紫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沁人心脾的淡淡的香气在空气中氤氲着,几座小木屋和一座大风车点缀花海中,微风吹过,起伏的花草掀起一波波的紫色涟漪,而这样如梦似幻般的花海竟是由成千上万朵细小如米粒的薰衣草组成的。这一切充满了浓浓的北欧的异国风情,这眼前的美景应该就是人们憧憬着的童话般的远方吧。

听园区负责人介绍,这是由安徽旭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投资建设的集观光、垂钓、采摘、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旅游园。园区流转土地300多亩,建有葡萄、蔬菜和瓜果采摘基地,开心农乐餐馆,垂钓中心和花草基地“紫苑”,2017年实现纯收入180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园区还通过劳务用工、土地流转和带资入股等方式,利用扶贫资金56万元,扩大投资规模,推动兴村旅游发展,带动10个村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动农民就业,增加经营收入。有6户贫困户常年在园区务工;流转34户贫困户土地31亩,每年增收3.4万元;与259户贫困户签订协议,贫困户把产业扶持金作为股金投入园区建设,将获得稳定的分红,以保证他们的利益。园区为乡村旅游发展,农业结构的调、转、促、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方面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发展特色养殖,实现产业扶贫

我们来到夹沟镇华李村水产养殖扶贫基地。远处,“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一望无际的稻田像铺了一层厚厚的金子。一株株稻穗低着头,鼓着大肚皮,涨得要破裂似的,秋风摇晃着稻穗,沉甸甸的稻穗便有节奏地波动着,好像金山在滑坡。风声稻浪,好似一曲动人的乐章。古人云:“水田自犁地而浸种,而插秧,而薅草,而车戽,从夏讫秋,无一息得睱逸,而其收获亦倍。”人们每天在土地上忙碌,饱含着对土地的希望。他们知道,到了金秋,便进入了收获期。

华李村南沿泥河,北临伊河,水资源十分丰富。2018年成立了淮南市华景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淮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淮矿生态农业责任有限公司华李生产基地,建立了千亩水产养殖基地。其中,稻虾共育1200多亩,水蛭养殖200多亩,黑斑蛙50多亩,逐步形成了三大水产特色基地。依托省水产总站养殖技术入户活动,定期邀请省市水产专家到基地现场传授水产养殖技术,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同时积极牵线附近的转塘村、刘集村养殖大户相互学习,实现技术联姻,如华李村学习转塘村黑斑蛙养殖技术,刘集村学习华李村小龙虾养殖技术。现在,人们的收入远远比纯土地上收获的还要多得多。

我们站在稻田旁边的水塘边,听华李村负责人介绍。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因户96户179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针对本村实际,制定了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计划,按照“小农户形成大规模水产养殖产业链,扩大贫困户扶持面”的发展思路,扩大了水产养殖。2018年千亩水产养殖经营收入达到534.6万元。同时不断向产业附加值延伸,向小龙虾垂钓、休闲、餐饮等项目发展,提高水产养殖的附加值。

按照“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合作社牵头,推动村土地流转。全村25户贫困户以每亩1000元的租金流转土地120多亩,每年获得土地租金总收入12万元。与贫困户签订协议,利用贫困户小额贷款参与经营,既了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也保证了每户每年可获分红,为贫困户增收脱贫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引进龙头企业,推动经济发展

位于淮河北岸的潘集区境内省级开发区——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的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合资建设。项目以淮南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聚烯烃产品,可以带动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等优势产业并进一步做大做强。煤制烯烃是新型煤化工的重要工艺技术之一,在煤基能源化工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项目建设具有工艺技术先进性、产业示范性等特点,集成了大型煤制烯烃工艺技术与工程技术的诸多创新,符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发展方针。项目于2005年开始筹建,2009年环评报告获批复。2010年成立合资公司——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推进煤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建设内容有煤气化装置、净化装置、甲醇合成装置、甲醇制烯烃装置、烯烃催化裂解装置、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硫磺回收装置、空分装置等共9套工艺生产装置,以及配套的粉煤锅炉装置、发电装置等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共有设计主项76项,占地面积286公顷,总投资206亿元,是我国石化重大建设项目、安徽省重点工程和淮南市“一号工程”。其间多次遭遇风雨曲折,但战略合作双方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转型发展的初心始终没有动摇。双方倾尽全力,从技术、人才、资金、政策和队伍等全方位支持项目的建设发展。

我们来到位于祁集镇的项目现场,这里一派忙碌的火热景象。崭新的装置,高耸的塔罐,川流的车辆,匆忙的人流,和着机组运行的轰鸣声,合奏出生产的欢快乐章。在与现场职工的交流中,我们能够感到他们作为“中安人”的自豪和喜悦。他们亲历了这座煤化工产业园区孕育、起步、成长的过程,参与了企业的建设,度过了触碰企业生存底线的煎熬岁月,见证了一座现代化煤化工产业园区的崛起,也铭记了项目进入装置试车决胜期的几场“战役”。2019年以来,公司在确保安全、环保、质量的前提下蹄疾步稳地推进试车工作,4月底空分产出合格氧氮、5月底62台大机组试车圆满成功,吹响了主体装置投料试车的集结号。6月15日气化炉投煤成功、7月20日产生MTO级甲醇。7月31日产出合格的聚丙烯、聚乙烯粒子,这标志着煤化工项目投料试车成功打通了全流程,完成了从黑色煤炭到白色粒子的华丽转变。

“十年磨一剑,中安联合的建成投产,对于优化我国石化产业布局、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打造淮南千亿级产业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安徽作为煤炭资源大省,传统的煤炭利用模式带来的环保压力与日俱增,亟需探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途径;另一方面,中国石化也在致力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布局新的能源市场,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拓展化工产业发展空间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公司的一位领导这样自豪地告诉我们。

★治理采煤塌陷,再建美好家园

位于潘集镇境内的淮南东辰生态园,规划面积3000亩,是集湿地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国家3A级生态公园。一进入园区,满目葱茏,绿意尽染。初秋的风略带凉意,空气中弥漫着香樟奇异的香气,翠绿茂密的香樟树伫立在主路两侧。行之所至,一股清新的“生态气息”扑面而来。

就是这样的一个世外桃源,谁能想到这里之前却是经过30年开采而形成的煤炭塌陷区?土地沉降,荒草丛生,坑塘遍布,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农民的耕作和生活,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搞好评估论证,做好整合利用这篇大文章。”所以推进煤炭塌陷区治理,探索煤炭产业链向绿色循环经济发展转型,打造绿水青山,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为每个淮南人、每个潘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2007年3月起,淮南创大有限责任公司开始进行了综合治理实践,在加强同科研院所合作的基础上,以强大的科技力量为支撑,发展了现代农业湿地旅游、苗木种植、蔬菜种植、水产畜禽养殖,科学系统地大力推进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同时还安置了大量失地农民就业,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探索出了采煤塌陷治理的“创大模式”。

到目前为止,创大公司复垦面积近2000亩,新增耕地871亩,整理养殖水面513亩。生态园在复垦的土地上进行精品苗木基地建设,投资1500余万元种植了香樟、银杏、高杆红叶石楠、海棠等精品苗木。建立多座现代化冬季蔬菜大棚,种植了苦瓜、圣女果、黄瓜、西瓜、茄子、辣椒等纯绿色蔬菜。生态园养殖业均采用低碳环保的微生物发酵养殖技术,解决了养殖业的污染问题。投资500多万元对7口鱼塘的水面进行统一规划,实施立体网箱养殖项目,养殖了青鱼、草鱼、鳙鱼、甲鱼、江黄颡等鱼种。畜禽养殖主要以饲养猪、牛、羊为主,配以驼鸟、鹅、鸭、土鸡等。

湿地中心有一座“鸟岛”,一座木质拱桥连接着两岸。岸边碧绿的柳树枝垂下万条丝绦,和片片翠绿的竹林相伴,在微风中不时地舞动着。茂密的芦苇丛中有一条小路贯穿小岛;小岛上灌木丛生,郁郁葱葱;附近建成了观鸟护鸟塔,为鸟类提供安全保护。这里栖息着上千只的牛背鹭、鸬鹚,芦苇丛、灌木丛中不时传来野鸭、白鹭的鸣叫声。有许多白色的鸟儿时而在天空中娴熟地划出优美的曲线,时而掠过微波漾漾的水面,时而在鸟岛上觅食,时而又悠闲地漫步在岸边,这里是鸟的天堂。鸟是人类的朋友,和谐的大自然就是视觉之美的最大源泉。

听园区负责人介绍,创大公司未来目标是将生态园打造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引进战略联盟,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形成“基地+农户+公司+物流”的商业模式,将安全食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同时延伸发展生态产业,实现多元化经营,推动煤炭产业链向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转型,使园区成为具有自然景观、休闲娱乐、农业体验旅游、生态养老社区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从而形成具有市场盈利能力,充满活力,持续发展的塌陷区治理循环模式。

漫步在园内宽阔的道路上,眼前的美景早已让我们陶醉。园区走环保之道路,强生态之产业,洞开了一条既有蓝天碧水,更有金山银山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奏响了一曲优美的“绿色奏鸣曲”。人类与大自然相依为命,相互依存,只有树立生态环保意识,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家园才能永远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在走访过程中,大家近距离地接触生活,寻找着潘集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轨迹。通过潘集的巨变,我们更能深刻领会潘集人民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奋力走出一条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潘集发展之路。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八公山视界”,欢迎交流!

(点击右上角“关注”!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查看往期推文!)

相关资讯

永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级林长“大合唱”奏响绿色新篇章

由林业部门唱“独角戏”,迈向党政同责、协同发力、齐抓共管的“大合唱”。永城市设立四级林长制,不仅形成了权责明确、保障有力、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林草湿等生态资源保护机制,还有力推进了林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河南永城破解平原地区科学绿化

淮南暴雨致多条道路被淹积水最深处达1米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7月4日,淮南下了一场暴雨,时间虽然只有一个多小时,却将该市多条道路淹没,记者现场探访,发现雨水最深处达到1米多深。淮南暴雨过后,长青路被淹,当地志愿者用皮划转移群众。这场暴雨从中午12时45分左右开始下起,大

安徽省淮南市概况

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 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时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后刘安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

淮南市大通区:让“初心”在防汛救灾一线熠熠生辉

连日来,淮河流域遭遇强降雨袭击,上游淮河干流王家坝站水位超保证水位已开闸泄洪。面对异常严峻的汛情,淮南市大通区紧急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照《关于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

淮南4月24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田家庵区)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4月25日,淮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2022年4月24日0-24时,淮南市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田家庵区),在隔离点检测中发现。新增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例(凤台

淮南市田家庵区全域开展核酸检测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3月28日,淮南市田家庵区龙湖汇景小区内,居民们在工作人员指挥下有序排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为有效阻断疫情扩散风险,全面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从3月28日8时开始

淮南西部谢家集区城区街拍系列

淮南西部谢家集区城区街拍系列

建议淮南在刘岗设谢家集区,寿县开发炎刘,淮南开发刘岗

目前寿县新桥产业园已取得一定成绩,这是寿县破釜沉舟的创新之举,开创了南工北旅能格局。合肥已渐入一线城市,在完成城市积累后,必将产业外溢,这三五年已现苗头,双墩之后看下塘。淮南招商需要一个突破点,建议胆子大点,步子大点,直接在双庙集南刘岗之间

沁水县:转型发展蹚新路凝心聚力谱新篇

沁水县县城新貌沁水县南阳村沁水县综合展馆下沃泉童年小镇沁水县龙港镇青龙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园林沁水杏则徒步文旅小镇山西易高煤层气有限公司厂区夜景湘峪古堡“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奏响丰宜合作“协奏曲”谱写宜君旅游“新篇章”——丰宜协作助力宜君旅游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新华日报】近年来,在中央和苏陕两省部署要求下,盐城市大丰区、陕西省宜君县结对帮扶,成立大丰区对口帮扶宜君县工作组。工作组充分利用江苏文旅系统的资源优势,多次邀请旅游专家,在宜君举办旅游产业转型提升专题培训,协助编制《宜君县“十四五”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泰宁古城资讯网威士忌品牌网保健品排名网TCL科技A股路虎汽车网李连杰影迷网捷豹跑车网西湖龙井茶官网无人机航拍网伊利股份A股马嘉祺歌迷网喜茶会员日凯迪拉克汽车网王力宏歌迷网迈克尔·乔丹球迷网
今日淮南网-淮南古称州来,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华东地区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安徽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淮南是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国能源之都、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淮南在豆腐的发明、制作、食用及以豆腐为本的豆腐文化方面,为人类的古代文明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人类的现代文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今日淮南 wuwz.cn ©2022-2028版权所有